推荐《群居的艺术》
用周末两天以及两个工作日晚上的时间读完了《群居的艺术》。这本书从一个宏观的尺度上讲述了人类在社会化进程中姓名、语言、交通、通讯、人力、文化、法律、宗教的来龙去脉——从起源、到发展过程、再到现状。全书知识密度很高,鞭辟入里,逻辑上环环相扣,读的过程中经常产生“Eureka”的感觉,读完之后掩卷沉思,收获良多,把我这个之前对人类学完全没有概念的人,领进了大门,激起了我对人类学的兴趣。
作者辉格1993年清华毕业后,当了14年的程序员,随后又从事评论员、作家,在本书中,他开始自称“哲学家”了。辉格理工科的背景,程序员的出身,注定了他在人类学/社会学研究中的逻辑性,当然也注定了我对他的文字的浓厚兴趣。
豆瓣上对这本书的评价不高挺出乎我的意外的。不过书后第一篇评论就直接指出了——这本书的风格就是阿法狗式的超越人类理性的简练了–一句废话都没有,每一段都值得反复琢磨。一般读者肯定受不了这种枯燥,只有少数能享受纯理性的智识上的愉悦(或折磨)的奇葩才会产生共鸣吧。此外,这本书的信息密度和知识量高得令人发指,300页左右的书至少能扩展出300篇论文……太深刻了!这书肯定卖不动……
我真的太喜欢辉格的文字了,作为人类学入门的书,严重推荐给各位理工科的孩子们。作为门外汉,除了说好,我没有什么资格评论这部大作。下面就写写我读完这本书,搞懂了哪些问题吧。如果你也刚好想搞明白这些问题,不妨买一本读一读。
- 为什么马拉松比赛总是肯尼亚人取得很好的名次?
- 为什么我们会习惯于给一些人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
- 为什么用描绘身体特征的称呼(如:黄毛、黑鬼)叫别人是一种冒犯?
- 为什么某个社会团体膨胀到一定的规模之后总会发生分裂?
- 为什么战争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为什么战争期间,社会抑郁症比例降低,自杀比例降低?为什么战争期间出生的人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热情最高?
- 为什么父系社会后来替代掉了母系社会?
- 为什么传统宗族修宗谱时和人们日常谈论亲戚关系时会特别强调有没有“出五服”?
- 为什么《百年孤独》里面的人名,爷爷的名字会跟孙子的名字一模一样?
- 为什么日本的姓氏总是那么奇怪?
- 为什么福建、广东的宗族组织比全国其他地方更发达?
- 为什么宗族之间的大规模械斗更多的发生在华南地区?
- 为什么国家听任信仰祖先的宗教活动?
- 为什么唐代会形成科举制度?
- 为什么唐代文成公主这样的事件,对于维护国家向心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为什么有个部落会流行非常残酷的“成人礼”? 为什么有的地方会流行极度夸张的闹洞房习俗?
- 青春期的躁动更多的是“随大流”而不是“追求个性”,为什么?
- 武器的发展对于社会组织形态的进步有什么意义?
- 为什么非集权国家更容易形成多元的文化繁荣?
- 为什么欧美很多百年公司的名字都是创办者的姓氏?
- 为什么新几内亚存在着1000多种语言?
- 为什么战争对于推行侵略者的语言帮助不大?比如荷兰占据东南亚之后,反倒成就了马来语?
- 古代官员任命期为什么大都是3年?官员仕途生涯中平均有1/5以上的时间花在赴任途中的意义又是什么?
- 在道路曲折的古代,一封信是怎么寄到目的地的?
- 为什么英国以及美国的运河大都在18世纪修建?
- 为什么说洗衣机、快餐店是20世纪最有意义的物品之一?
- 为什么强大的民族会形成强大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 为什么司法决斗在过去的一些国家会比较普遍?
- 为什么违反所谓的“神灵”的劝告,更有可能会招致自身的祸害?
- 为什么现在文明会发源于西方?
- 现代公司的起源是什么?
- 现在股份制公司的起源是什么?
- 为什么说“金钱破除了封建制度,给我们带来了自由”?
- 两人分配中“你分我挑”的机制在现实中有哪些案例?
- 为什么说“程序设计的巅峰之作是陪审团”?
- 为什么古代中国的度量单位“1尺”、“1斤”、“1斗”的实际大小一直在变化?
- 为什么美国的度量单位跟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差别比较大?
- 英美为什么特别强调“私宅不容许冒犯”?
- 为什么说市场对于文明的发展意义重大?
- 为什么普世价值在当代世界会战胜国家主义、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