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与反思
出差天津,恰逢冷空气来临,气温低到零下。带的衣物不够不想出门,便在酒店前台旁边的书架上拿起了这本书,没想到一读就是2个多小时。惊讶的是这本书竟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出差回来之后便下单买了这本书。
- 读完这本书,我决定给博客的每篇有小标题的文章添加目录。正文与侧边栏都加了,方便自己,也帮助读者提高了阅读效率。为此又为了目录这个事情coding了两三个小时。比如上一篇文章里面就有:
- 读书有两种目的,一种是为了获得资讯而读,另外一种是为了增进理解力而读。为了获得资讯而读占据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大量时间,但真正的价值却不大。现在手机上的很多新闻,通过标题就已经能够获得80%的信息了,点进去之后无非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看了也记不住的作者的罗里罗嗦,我们完全可以用书中提到的检视阅读的方式,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之后,就宣布完成了这个阅读活动。而为了增进理解力而读的内容,非常不适合作为睡前读物、地铁读物,一定要用整块的、自己可以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去仔细品味。
- 读书跟与别人聊天一样,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进一步的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而不是真正“虚心”的去获取读者的思想。我觉得有必要重新理解“虚心”这个词。虚心,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内心的成见清除掉,才能真正的做到“虚心”。我们一定要先完整看完作者对一个问题的论述的全部过程,再去给他做评判。否则,自己跟读者的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不公平的交流不会让自己有什么收获,反而会让自己更加趾高气昂。
- 有的人读完书之后会对作者嗤之以鼻“你的前提都没有错,推论也没问题,但我就是不同意你的结论。”抱歉,这个时候只能说“不喜欢”。他不是在反对,而是在表达一种情绪或者偏见。
- “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没错,这句话就是摘录自书中第81页。“因为课程与教法的不同,哲学老师会觉得以前没有被其他哲学老师教过的学生比较好教,而科学老师却会希望学生已经被其他科学老师有所训练过。”
- 读书是为了跟作者进行交流,目标是达成共识。过程是通过对比自己的思想跟作者的思想,取更优秀的思想,融合到一起之后形成自己新的思想。
- 文学类的书籍的作者可能会故意为了模糊的表达,用一些词汇隐藏掉真实的情感,这点是需要注意的。哲学家也有时候会创造一些新的字或者新的词汇,来当成他们的专门用语。
- 读书读到比较拗口的地方,一般就是自己没有跟作者达成共识的地方。
- “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怀疑是智慧的开始,从书本上学习跟从大自然学习是一样的。”诚然,读书,很多时候是为了让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
- 很多时候读书会有一个误区:为了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而暂停,而不是为了感到困扰的句子而暂停。为了获取作者的主旨,我们应该在读到让自己困惑的句子的时候暂停。
- 历史类的与哲学类的书,读书的时候更需要阅读相关联的书。
- “实用性的书因此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其中一种,就像本书一样,或是烹饪书、驾驶指南,基本上都是在说明规则的。无论其中谈到什么问题,都是为了说明规则而来的。这类书很少有伟大的作品。另一类的实用书主要是在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许多伟大的政治、经济道德巨著就属于这一类。”作者自认为自己写的这一类的书很少有伟大的作品。这会是作者决定起笔写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吗?
- 实用性的书,如果读了之后,对自己的做事方法与思路没有任何影响,那读的这本书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人可以没有受到感动,却认真采取实际评论或行动的。”
- 读文学作品时,要让故事在我们身上活动。让故事贯穿我们,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我们一定得打开心灵,接纳它。
- 诗与政治对正确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 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 读诗,要不管自己懂还是不懂,一定要一口气读完,中间不要停。另外一定要大声读出来。
- 对于自传类的书,一定要带着怀疑心去读。
- 直到19世纪末,主要的科学著作都是给科学的门外汉写的。包括《物种起源》等。
- 阅读哲学书时,要能够保留孩子看世界的眼光,又能成熟的了解到保留这些问题的意义。“哲学问题的最大特色就在每个人必须为自己回答这些问题。采用别人的观点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只是在逃避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