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站在中国这一边》读书笔记
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公布,人口问题再次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建国以来,中国人口经历了数量上从急剧膨胀到增长趋缓、结构上从金字塔形到长方形的转型,而且中国的人口转型时间更短、老龄化更迅速、少子化更严重。
相比之前几次人口普查,各界关心的重心由以前的绝对数量、人口规模的变化趋势、农业人口与非农比例等问题,变成了更关心劳动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的迁徙与变化趋势。
大家关注的重点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劳动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的迁徙与变化趋势直接跟中国未来经济的走势相关,也跟每个人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大家不禁会产生联想:中国经济转型期持续多久?中国未来会被印度这样的更健康的人口结构的国家超越吗?未来中国会不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未来中国发展趋势还会持续吗?
宁南山的书《未来站在中国这一边》,就用书名直接把答案呈现给了各位读者。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书中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中国不仅一跃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国家,而且是全球GDP总量15强的国家里经济涨幅最高的国家(涨幅2-4名分别是印度52.9%,韩国40.5%,美国29.6%,澳大利亚10.4%),总共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总体量的42.6%。在不久的未来,中国的经济也会打破西方霸权,从系统设计国产化到零部件的全面国产化,在纷繁的贸易/科技/金融竞争中抢占新兴产业的高地,逐渐掌握未来风险/竞争中的主动权,未来一定站在中国的这一边。
导航目录
1. 随着中国多年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高端产业链上已由单点突破阶段发展到了全面进攻阶段。
还记得20年前,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只有美国的1/5,20年后中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美国的1.3倍。20年前,中国的高速铁路列车全都要依靠进口,20年后中国的高铁列车不光实现了国产化的全面替代,而且开始极具竞争优势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年前,中国手机几乎全部都需要进口,20年后智能手机中国品牌全球份额超过了50%。20年前,中国核电的关键技术全都依赖进口,20年后,中国CAP1000和CAP1400第三代核电技术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85%,且剩下的大都是国际通用、价格透明的设备。随着越来越多的产业取得了突破,中国成为了全球中高端竞争中除了少数发达国家之外的唯一参与者,中国在与众多发达国家的同行企业展开了全面竞争,并且份额在逐渐扩大。
像手机处理器和基带芯片,日本就造不出来;支线民航客机ARJ21在中国已经商业化,日本就造不出来;大水深载人作业设备,德国就造不出来;国家电网相关的特高压输电设备,德国日本就造不出来。中国能造,但是德国、日本或者美国不能造的高端产品还有很多,中国是全球唯一横跨高中低端的超级工业大国,但中国不甘心目前的现状,目前不能制造的东西还很多,在科研领域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强,以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突破点。中国已经开始由韬光养晦单点突破,发展到了向产业链的高地全面进攻的阶段。
2. 产业转移对中国造成的影响非常有限。
很多生活在国内的人的直观感受是,Made in China的衣服没以前那么多了,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来自于越南、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印度的服装鞋帽产品。三星在印度的诺伊达建厂之后,小米、OPPO、VIVO也纷纷在印度设厂。国内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提高,未来中国在制造业的地位会不会被东南亚以及南亚国家取代”的一些讨论。作者实地探访了一些国家,去商场超市统计了各种类型的商品的制造国的统计,用数据证明了其实中国制造可能被“承接转移”但永远不可取代。大家之所以有中国制造被东南亚制造替代的一些感觉,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简单的产品(服装、鞋帽、皮包、纺织品等),相比高新技术产品,由哪个国家制造在标签上标注的更加明显。二是因为认识偏差,人们在购买一件商品的时候,上面写着Made In China可能不会引起特别的注意,人们对于Made In China已经习以为常,但倘若标签上写的不是Made In India反而会引起特别的注意。三是因为大家潜意识里把世界分成了“中国”跟“外国”两大类,但就某一个国家而言,其承接中国产业转移的能力非常有限,多个国家叠加在一起的虚拟的“外国”,看上去承接了中国的很多产业转移。但这些产业外溢的转移,分散在不同的国家中,最大的优势仅仅是靠近劳动力供应,但他们缺乏集群优势,很难成气候,与中国集中的产业集群在相同的市场上抗衡。
3. 中国在过去的经济建设路线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教训。
在产业升级、不断开放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也不是没走过弯路,但这些弯路给我们以后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两个对比强烈的例子,一个是中国开放汽车市场允许外资企业进入,企图中国市场换取技术,但收效甚微;一个是中国开放高铁市场允许外资企业进入,同时要求进行技术转让,收效非常明显。同样的一件事情,在不同的背景下、开放不同规模的市场、选择不同的合作方式,最终有着完全相反的结局。作者对中国引入外资车企进行合作的历史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设立合资企业,是发达国家企业通过利益分享的方式,和中国主要企业进行利益捆绑,同时让对方将资源投入到合资企业,将骨干人才调入合资公司以获取利润,减弱其自主开发技术和自主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控制对方让其在自己的框架内发展,可以有效地掌握其发展节奏。但看合资公司会不会成功,一定要看双方是不是势均力敌。我国汽车工业集团当年在技术和管理处于绝对弱势的情况下和外方合资,理论上说是市场换技术,但是就单个国有汽车集团而言,根本无法实现对市场的控制。也就是说,市场这张牌并没有在自己手里,而同时自己在技术、管理水平和质量管控上又大大弱于外方合资对象,直接导致在合资企业失去话语权。反而再看高铁,就是因为有铁道部(现为“国家铁路集团”)进行统一筹划,整个中国市场被中方牢牢掌控,在我国高速列车技术能力当时远远弱于外方的情况下,掌握了主动权,成为强者,结果外方不得不进行了技术和制造工艺的转让。如果处理不好,合资公司甚至成了发达国家阻碍中国自主产业发展的一种手段。
反观早些年中国的日化,二三十年前中国还涌现出了不少日化领域的老少皆知的民族品牌,但当年中国的金融制度与金融相关的服务跟不上,在金融方面玩不转,日化企业遇到一些资金难题时,他们纷纷选择以出售股权和品牌的方式与国外巨头合资、合作,希望能借助外资的品牌渠道打开国际市场,同时通过合资获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但事后证明,外资的收购,为了是获得在中国的销售渠道,打开中国市场,而不是帮助中国企业去打开国际市场。这些经验也说明,发展好民族产业,不光要靠企业本身的硬实力,还要发展好配套的金融、法律、营销等产业。这些配套的产业,在某些时候,甚至比民族产业本身更重要。
读这本书的时候也在感慨金融相关人才、金融机制与金融规则以及对企业的金融政策支持对于企业持续运作的重要意义。20年前中国的金融机制不完善,徐工、格力、青岛啤酒、南孚电池、ATL,这些公司都曾被或差点被外国资本收购控股,好在国内最近10年来投融资相关的领域发展很快,中国的资本不光在国内站住了脚跟还在不断的走向世界。
4. 中国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有着长远的规划与明确的目标。
中国的人均制造业产值已经显著超过发展中国家,呈现大幅领先的态势,但同时也只有美日德发达国家工业3强的1/3左右。2014年,国务院出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力图在半导体等重点领域形成突破。2017年,科技部出台《“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2018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这个分类纲要列出了中国认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0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2020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再次提出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一系列产业及技术发展。国家已经非常明确的认识到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个领域需要突破,在这些高端产业领域,中国也不再只有国家队领衔,新兴产业发展遍地开花。这种长远的规划与明确的目标,是资本引领的美日德等传统工业国家不具备的,这是我们国家独有的体制优势。
5. 未来的经济竞争,根本还是科技之争、研发投入之争。
当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走到了世界前列,就容易形成这样的正向循环:规模越大——收入与利润越高——在科研上的投入也越高——技术越先进——成本越低、产品越好——市场认可度高——规模越大。但有一些公司因为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导致了负面的循环。日本显示面板产业现状就是这样,唯一大规模量产的企业JDI处于连续亏损状态,而日本政府也无足够资金救场,由于缺钱,日本在显示面板研发上的投入资金力量明显在减弱,因此以后的全球显示面板产业,就是中韩竞争。日本最近收获了不少诺贝尔奖,但那是几十年前日本在科研领域大力投入的结果。日本的问题在于科研经费投入增速太慢,远低于欧美和中国。这几年日本制造频频暴露问题只是表象,背后是日本研发投入增长乏力,技术领先优势不断缩小甚至被反超,产品竞争力衰退,而日本制造又是高成本,因此企业不得不依靠放松质量控制的手段来维持利润。这样的发展,难以持续,很容易就导致科技引领技术、技术音量产业、产业反哺科技的良性循环的崩塌。
中国最近越来越加大了在科研上的投入,科研支出占GDP的比值已经超过了2%,比例已经超过了英国、意大利等传统发达国家,再考虑到中国的GDP的体量,中国在科研的投入已经碾压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中国最近在科研论文、技术专利申请量等方面已经有了明显产出,这都证明中国已经走在了科研投入-产业受益的良性循环的道路上。
《未来站在中国这一边》是我不经意间知道的一本书,知道之后如获至宝马上下单购买,买回来之后不到一天读完,内容翔实数据充分,读完之后对中国全产业链的情况都有了很不错的了解,越读越上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