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北京分舵之颐和园之行
2012年3月4日,基地北京分舵在清华大学西门集合,Me、LYB、YHY、LZC、YY、SW、HYC、CZ等8位基地同学在北京相聚。除了CZ之外,其他七位同学应该都是DGJD的07级原来朝暮相处在一起的同学。有人说,战友胜亲人。其实,在基地一起奋斗的日子里,这些同学,不就是我们的战友么?
中午在清华西门外吃了传说中的大名鼎鼎的清华同学自主创业的“西门烤翅”之后,在清华校园内略微转了一会儿之后,就决定去颐和园。原因有二:1.几乎没有人去过。2.离清华大学校园很近,不用担心回不来。
其实去颐和园就只有两站地铁的路。但是考虑到地铁的价格稍微比公交的价格高一些,所以我们选择了坐公交。于是,悲剧了。路上堵车,大约花了四十多分钟,才慢悠悠的到了本来几分钟就可以到的颐和园。其实,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在考虑一些成本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时间成本。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以后逐渐需要培养的一个观念:时间也是一种资源,一种重要的成本。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其实几个大老爷们儿在一起逛公园也是非常happy的。针对基地同学对技术的狂爱,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发起了一个讨论的话题:我们喝水用的矿泉水瓶生产的时候是用机器吹气的方法吹起来的,那么吹这个瓶子的时候,吹气口是在瓶子的上方还是下方。大家果然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然后,随着问题讨论逐渐进入了白炽化,大家好像都忽略了路旁的风景。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深信吹气口是在瓶子的下方的,我原本引出这个讨论的话题是为了让大家开心开心,结果大家讨论到最后,我发现我实在辩论不过坚定的认为吹气口是在上方的同学了。于是只好作罢。大家都为了彼此之间能够开心快乐而讨论着,这种氛围真的很好。有些问题,争论的过程其实只是让大家更开心,让大家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如果纯粹为了追求真理,很多问题的答案上Google上百度一下就出来了,何必讨论呢。如果这个时候有个人拿出手机来上网搜一下答案,那么这场讨论最终会以某一方的不愉快而告终。所以,很多事物,我们看似追求的是结果,其实过程远远比结果更重要。如果一味的去追求结果,那么,受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自己的朋友。
又扯远了。当我们沿着颐和园的大门一直往上走的时候,突然发现大门被封住了。于是我们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翻墙。但是后来发现翻墙实在是有点危险,于是选择了绕道而行。
果然,侧道风景会更好一些。一路上我像一只猴子,蹦蹦跳跳的爬山,一会儿从这块石头上跳到那一块石头上,果然被后面的同学戏称为“猴子”。其实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现在想来,一块三五米高的石头,一两秒内就蹦蹦跳跳的上去了,还真的有点后怕呢。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兴奋劲儿,可能只是因为见到同学之后的简单的高兴吧。有朋自远方来,自然是人生之一大乐事。
其实旅游真是了解一个同学的一个很好很好的方法。这次旅行的时候我就发现了LZC同学其实还是非常非常幽默的一个娃儿。一路上也是惹得大家嘻嘻哈哈的,这种感觉,真好。
爬到万寿上的顶上的时候,发现一个用画做字的师傅,我们立即对之展开了围观。围观了大约20分钟之后,我们发现我们的围观见效了:因为中国人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围观。当我们在围观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围观,把这个地方堵的严严实实。当堵的严严实实的时候,后面的人也就拼命的想要往前面看。后面人看不见前面然后就开始向前推,把前面的人推的更紧,结果后面的人更看不见了。如此,形成一个正反馈。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旦我们在这里围观,围观的人就形成了排山倒海之势。后来我们觉得这样围观下去也太对不起师傅了(虽然师傅心里一定会非常非常感谢我们),于是想要做字一副。但是实在想不出来做什么字好,于是,基地的文化精髓“唯吾德馨”就被师傅写上去了。
下山的时候,我们突然意识到,颐和园好像是之前是我们小时候在语文课本里面学过的一个地方,很多地方是我们之前在小学课本中就知道的。于是心情一高兴,某同学不禁哼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于是周围很多人哄然大笑:其实《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描述的北海公园的。
路过万寿山下,昆明湖旁的长廊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小学语文课本中好像讲过,在这个长廊里,没有廊上的画是重复的,于是开始留意,果然,没有一幅画是一样的。不禁让我想起了武汉长江大桥上栏杆旁边的动植物镂空图案。真是很奇妙,小学的时候,觉得颐和园离自己好遥远,现在,自己就已经身在颐和园当中了。
沿着昆明湖湖岸走,发现昆明湖水好清澈。几乎是我见过的所有的旅游景点里面,水最清澈的之一了。沿途又见到了传说中的十七孔桥。
过了十七孔桥之后发现湖面上的冰上有人。但是湖的冰已经化了一半了呀~很敬佩他们的胆量。但是我们这门一群小伙子自然而然也是不能落后于他们,于是纷纷上湖面的冰上走。走之前我们还特意留意了湖岸上的关于昆明湖的介绍:最深处1.9m。于是这一走就不可收拾了。走到湖中央的时候,湖面的冰踩上去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音,而且我们突然发现原来在湖中央的人也不见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走了。大家都心惊胆战起来:万一掉下去,怎么办?于是大家决定:走的时候互相离对方远一点,这样冰面的受力会均匀一点。但是后来大家脚下的冰每踩一脚都会发出同样的咯吱咯吱的声音,于是大家实在没办法了,纷纷表示,如果掉下去也一定要一起掉下去:于是这张照片诞生了:
就算是掉下去也要一起掉下去:这是个好主意。嘿嘿呀。
一起合影之后,我猛的剁了一脚,发现冰面好像也没怎么咯吱咯吱响,于是大家意识到了,这可能是一种正常现象。于是继续大胆的往前走起来。
等到对岸的时候,天色已晚。由于我还有项目需要加班完成,所以就直接回公司加班去了。走到西苑站,转车的时候,意识到就算到了公司,公司那么偏,没有吃饭的地方,公司的食堂也已经关门了,只好在西苑站找吃的。但是只看到了路边上开了三家吃饭的地方: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实在没办法,肯德基。
去肯德基的时候又囧了一次:拼命的往热饮的杯子盖上塞进去了一根冷饮管。太佩服自己了。
当天晚上回到公司之后加班加到凌晨两点半左右。苦逼。不过加班的当天晚上我就回到武汉了。幸福。
介绍完了,直接上图:
先上重量级的照片:
“唯吾德馨——基地北京分舵赠”
颐和园原来是5A级景点。门票上居然没有注明,也太低调了点。
颐和园的苏州街看起来非常像建在茫茫大海边。
几个基地同学能在北京相聚,真的是非常神奇的感觉
正门那里被封了,看到了没?
远观昆明湖
用画来写字的那位师傅。桌子旁边挂着的字:赵本山、缘。
远观十七孔桥。
一位正在吹箫的老爷爷。
湖中的鸳鸯。
很有古风的名画的感觉哟
这就是传说中的“白毛浮绿水”吗?
小学的时候觉得远在天边的“颐和园长廊”
这是一种很神奇的树,弯弯曲曲的,初中的课本中好像提到过这种树吧~
据LZC说,亮点在那两个抱在一起的女生上。
夕阳下的昆明湖。
冬天,有的时候,景色也非常非常美。
最近相机坏掉了,各种不正常,但是拍出来的图片各种艺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焉。
颐和园一半结冰一半未结冰的湖面。
已经是传说中的阳春三月了,柳树为什么还没有抽出小芽呢?
据说,亮点不在这只牛身上,亮点在下面的蛤蟆上。
颐和园昆明湖中的水清,清的简直让你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破碎的夕阳。
寺庙上的牌子“泽普如春”。我突然想到,泽普其实是新疆的一个县,5828次列车经过的一个县。过年从家里到武汉的时候遇见的一个女孩子曾经支教去过的一个地方。
十七孔桥,风景如画。
冰上零零散散的穿越湖面的人,男女老少都有。真不知道每年从冰面上掉下去多少人。
这就是,所谓的,“脚踏实地”?
冰面其实是凹凸不平的。
湖对面的寺庙
远观十七孔桥
不仅仅是夕阳,更应该叫做残阳了吧
走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在爬万寿山的时候动作幅度过大,裤子破了。囧。
回公司的路上遇见的宣传标语,北京的很多广告是公益广告,这一点我很喜欢。
当天晚上,我就从这里回到了武汉。
北京西站上空的月亮。
火车路过黄鹤楼。
另外一特大喜讯,最近发现只要我去哪里玩,哪里就会上新浪博客的头条。上次去长江大桥是这样,这次去颐和园,结果又上了当天的新浪博客的头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