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自人人网】读学长来信有感(又一篇“大”作)
中心04级学长王伟在教师节期间给中心发来一封邮件。读完后笔者深受启发。邮件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在基地的三年中,一直是尹老师在指导着我的方向,基地教会了我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让我在基地结识了众多优秀的同学。遗憾和惭愧的是自己在基地的时候,不是足够努力。另外,来到美国后,看了我所在学校UTA参赛队的情况,觉得自己当初对于比赛项目,比如我们当时的未来能源挑战赛,做得深度不够,不够热爱这个项目,做完之后就想不搞这个项目了。而他们把这个项目继续扩展,由一个硕士生和博士生完善改进了电池充电识别算法和电池监测系统,发表了两篇论文,并且获得了一个二十五万美元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项目。
这件事情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我们基地的同学往往只是机械式的参加比赛。一个比赛要求做什么,基地的同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来什么;比赛要求的指标是多高,基地的同学就能够给它做多高。为了比赛,我们的同学想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创意,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作品,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最终或许还拿了一个又一个的奖。当我们在做一个比赛的时候,似乎从来都没有去想过比赛主办方出这道题目的真正意义所在。有的同学或许在做完一个比赛上交作品之后,就长吁一口气:终于可以和××项目说再见了。比赛结果出来之后,拿奖了,就Happy一会儿;没拿奖,就郁闷一会儿。比赛的项目在赛后却再也懒得去管,懒得去碰了。似乎很多同学进入基地的目的就是参加比赛拿奖,至于自己做了什么,做过什么,经历过什么,自己的作品能不能产业化、能不能造福人类,却总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貌似很少有人去享受一个比赛,享受比赛带来的乐趣。
的确,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平民化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拿奖来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比赛的过程中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可以通过比赛获奖来增加自己出国、保研、找工作的筹码。很多同学选择到基地来奋斗,原因之一就是隐隐约约的担心自己如果不在基地学到一项本领,将来可能会没有饭碗。因此他们来到基地之后只是“被动的”参加了一个又一个的比赛,却很少关注社会,缺乏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试想,如果连“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都在为生计而担心的话,那社会上更多的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岂不活不下去了?如果每个大学生都不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的话,那将来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的重任交给谁?如果每个大学生都只是为了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而奋斗,国家每年花那么多的钱来培养大学生难道就是为了让大学生有房有车而没上过大学的人每天都受苦受累?这样的社会,你愿意成为其中一员吗?如果自己读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找一个好的研究生院,同样的,读高中的目的就是找一个好的大学,读初中的目的就是为了上一个好的高中,读小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上一个好的初中,一辈子三分之一的时光都是在为了追梦而追梦,一辈子都为追寻远处的海市蜃楼而忘掉路旁的风景,那样的人生岂不是一个充满遗憾的人生?
据不完全统计,基地到目前为止一共参加了38个比赛,每年都会因为各种比赛而诞生大量的好的创意,产生好的项目,但却极少有项目能够传承下来。相对于国外的大学来说,基地在传承好的项目这方面做的还明显不够。为了参加比赛,中心学生做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有各种各样的美妙的创意,但是这些好的项目或者好的创意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失了。学长学姐无心、或者不屑于将自己做过的东西传承给学弟学妹,而学弟学妹又不甘心、不愿意做别人曾经做过、但是还不完善的项目的思想与现象在基地长期存在着,而且影响了基地一代又一代的同学。像基地做人形机器人、盲人电脑的团队在招人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学弟学妹报名参加,但是真正能坚持到最后的却少之又少。同样的,很多同学在做完像电赛这样的比赛之后便卷着铺盖走了人,而却没有将中心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自己曾经做过的项目或者作品——让学弟学妹们接手继续做下去。学弟学妹们在做的很多都是学长已经做过的重复劳动;电赛培训的芯片一届又一届的烧,却很少有学长将自己调试芯片的经验与教训传承下去;学弟学妹们遇见一个问题时,却连最应该询问哪个学长心里都不清楚。而学弟学妹们往往会喜新厌旧,对于之前没人做过的东西总想探个究竟,对于之前有人曾经做过的东西却不屑去做。学弟学妹们往往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碰,甚至导致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通的现象。这样的状况不仅仅让基地所有成员在一些不该浪费时间的地方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浪费了中心的宝贵资源——拥有丰富知识的学长学姐们。能够坚持四年下来始终如一的把一件事情做好,做精通,那就算是成功。
可喜的是,中心的盲人电脑项目被传承了下来,并最终在微软创新杯中获得了全球第二名的好成绩。中心走廊上的奖杯与证书在向我们说明着:曾经做过的一个项目,如果能够传承下去,几年之后或许就可以在世界的舞台上与来自全球的项目一拼高低。如果基地能够形成这样一种良性循环,那么中心将会成为同学们人生中永远的骄傲。
愿基地所有同学好好学习学长邮件中的肺腑之言,重新给自己找好定位,找准比赛、项目在自己心中的定位,找准基地在自己心中的定位,争取让基地生活成为自己人生中光辉灿烂的一笔财富。
可爱分界线
刘文浩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