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秦岭!
导航目录
1.给自己出去玩找个理由!
6月10日左右,我跟WSC、WK一行三人一同骑车翻越了秦岭。
秦岭-淮河作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我相信任何一个小学毕业的人都知道,当然,前提是,读小学的时候不是托关系进去的。
大约三个月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路上偶遇了一位骑友,向我郑重的推荐秦岭这条线路。原因不详。但秦岭啊,若不是喜马拉雅山啊珠穆朗玛峰啊这样的纯爷们儿山罩着,肯定就是中国最家喻户晓的山之一了啊,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WK同学这个学期也挺苦逼的。从过年开始到现在,就一直在忙项目,准备各种各样的招聘,一直没有机会出去玩。所以6月1日左右我跟WK提出骑行秦岭的计划之后,WK便直接答应了。
日期就定在了6月8日。按道理说,应该6月10日开始放端午节假。但是,嘿嘿。大家都懂得。
就在买火车票,打算找付款的时候,WSC也想去!虽然我怕同行的同学太多不好组织,极力低调,没在前期跟更多的同学讲这个小计划,可是,三个人不也刚刚好嘛!即便四个人也不算多嘛!
Wonderful,三人的小组,就这么定下来了!
2.西安
西安,n朝古都。多少朝古都我忘记了,反正当首都的时间、朝代数都完秒北京以及南京就是了。
平日里,闲着没事的时候我总喜欢看看Google地图,全国的那八九百个城市,一个一个看到哪儿算哪儿。全国那五十来条国道,一条一条看到哪儿算哪儿。
西安在Google地图上给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那条笔直笔直的2号线。从北到南,除了中间有一段为了绕开钟楼以及永宁门之外,未曾拐弯过。其笔直程度,连北京的1号线也只能望洋兴叹。这样的设计,我喜欢。不仅仅兼顾了城市的现代生活,也照顾到了西安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
在Google地图上寻觅的时候,就这么发现了秦岭的蔚为壮观之处:秦岭北边一马平川,然后突然耸立起来了一座秦岭!
西安是个好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我大三开始,我就知道西安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据说都可以用“物华天宝”来形容了吧。
面对在西安的同学的不断的诱惑,趁此骑行秦岭的机会,西安,我来了!
3.美食
K624次列车早上6点24就到达西安了。这次终于明白为什么叫K624了。“快的话6点24”的意思嘛!
可是我们为了把自行车装上火车,在武昌站的时候就把自行车大卸八块了。费掉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才算是把自行车组装好。可恶的是,抬头一望,老天居然还在下大雨。说好了今天阴天呢。天气预报也太不准了吧。(后来事实证明,这么大的雨一直下到了当天傍晚-_-)
骑了没一公里,我们就被淋得受不了了,躲到了一家肉夹馍的小店里,开始享受西安的美食!
主角当之无愧的是肉夹馍了。以前在高中第一次吃到肉夹馍的时候我就纳闷,为什么叫“肉夹馍”,分明是馍夹肉嘛!但是当时心想,正宗的肉夹馍在西安,我们这边肯定是盗版的肉夹馍。这个不算数。
看了没,高中的时候便立志要去西安吃肉夹馍了。那个时候是04年。转眼间快10年过去了,梦想终于实现了。
可是,到了西安之后,我对肉夹馍失望极了。一,即便是西安的肉夹馍,其实也是馍夹肉。二,为最初发明并给肉夹馍起名字的人的智商感到捉急。
这说明了个问题。一,人生的快乐在于实现梦想的过程,神仙吃的肉夹馍其实也是馍夹肉,知道了结果之后便索然无味了。二,名字起得好,广告才更好打。
肉夹馍就不多说了,7块钱一个的酱油灌饼嘛。
下面即将出场的是羊肉泡馍。跟肉夹馍一样,全国所有地方的卖羊肉泡馍的小摊的招牌上,都会在羊肉泡馍前面加上“正宗”二字。其实,小商贩他们觉得“正宗”二字还不够正宗,再在“正宗”后面插入两个字“西安”。嗯,这一下,“正宗西安羊肉泡馍”,一股掺杂着膻气的香喷喷的泡馍形象便生龙活虎的在路人甲路人乙酱油男丙的脑海中栩栩如生的展现出来了。
为了吃到这碗羊肉泡馍,我们还真费了不少功夫。先是在西安小吃的集中地——回民街逛了一整圈,然后初步选定了几家队伍排的够长的馆子。然后又大致上走访了解,看里面的食客是本地人居多还是游客居多。然后选择本地人居多的一家,停车、排队、等候。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一碗香喷喷的羊肉泡馍赫然出现在我面前。
哦对了,其实这只是一碗牛肉泡馍。为什么没吃羊肉泡馍呢?这家店里面的羊肉泡馍居然38块钱一碗!坑爹啊这是。然后我们摸了摸钱包,果断的选择了18块钱一碗的牛肉泡馍。
为了表达对羊肉泡馍的渴望与支持,以及对羊肉泡馍那种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的憧憬与崇敬,下面果断继续以“羊肉泡馍”四字来称呼这碗牛肉泡馍。
量好小?错啦!馍这个东西,虽然体积小,但厚实、管饱。刚开始我也嫌这碗小,但是后来这一晚泡馍就管我们当天下午一口气骑到秦岭半山腰!而且羊肉汤可以随意续,一碗吃饱,不多不少!
印象最深的就是,这碗羊肉泡馍好香啊!真的真的很香很香,牛肉的味道很纯很浓厚!
这是羊肉泡馍店的一盘咸菜。左边是萝卜咸菜。跟普通的咸菜不同,这种萝卜淹的火候控制的很好,保留了萝卜的辣味,而且具有萝卜咸菜的特殊的口感,不错!
西羊市。吃货的天堂!
4.那些景点们
路上不断的有人问我们吃从哪里来了。
答曰:武汉。
然后他们会说:哇,好厉害。去了西安哪些地方玩了?
答曰:哪里都没去。
然后,他们又会说:来西安,没去看××俑相当于没来西安/没爬过××山相当于没来过西安
可是,我们虽然哪里都没去,但是一般的景点,不去后悔,去了不更后悔么!而且,我们也不是纯粹的哪里都没去嘛。比如,我们去过钟楼。
去过钟楼,意思是说,我们近距离看到了钟楼。没进去。这是老祖宗用当年全国所有纳税人的钱建的,又不是你自己家的东西,这么小的地方45块钱的门票也太贵了。倒不是掏不出来这个钱,而是因为,不去买他们的门票是对他们的一种无声的抗议。
5.那些跟雨有关的事情
当西安的当天就下雨。虽然不爽,但是心里还是窃喜的。因为在我们到西安的3天之前,西安还是37度的高温。这场雨来的及时啊,把气温给浇低了10度!
当天中午,虽然还下雨,吃饱之后就出发了。我没穿雨衣,身上都湿了。不过路上还是遇到了不少好玩的地方。
够风驰电掣吧。
这是210国道路旁的一棵侧柏,叶子上的水滴,也可以映射出整个世界的模样。我怎么想到了某一年某省的高考作文题呢:“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一颗小水滴也有自己的一片海洋”。
刚进秦岭的时候,我们就看到禁止雨天前行的牌子。我们既然大老远的来到秦岭了,哪管他洪水滔天呢。再说了,这个牌子又不是蓝底白字的那种警示牌,而是某某区的水务局的争抢功劳的宣传牌而已。不怕不怕,直接向山中进军!
6.进山!
第一天的计划是到广货街镇。广货街镇到西安市区的距离是80公里。听起来,80公里是一个4个小时就能达到的距离。其实,悄悄的告诉你,我们花了一天半时间。
当自己还在广阔的平原上奔驰的时候,“一排”秦岭便展现在我们面前。
即将进山的时候,在环山路与210国道的交叉路口,我们遇到了这个大鼎。经过XTringer的仔细辨认,上面的四个字应该是“盛世长安”。这口鼎好大好大。跟旁边的路灯比一下就知道了。
一般都是这样,刚进山的时候一直沿着一条小河逆流而上。爬了这么多山,流的这么湍急的小河还是头一次见。这也说明了进秦岭的路也挺陡的,完全不亚于九宫山啊!
远处一辆辆油罐车呼啸而来。油罐车啊,怎么尽是油罐车啊。每次看到山路上行驶的油罐车,就想起了MZ给我讲的在川藏线上,一辆油罐车坠入雅鲁藏布江谷底后瞬间爆炸并不见踪影的故事。恐怖。
山区的路都这样,走半天,才发现,其实只是为了绕过某一座小山头。
我的相机啊,下雨搞得镜头都沾水了。还好相机本身还够灵光,在雨中拍照片,相机的脑袋没进水,相机的脑袋也没发热,这已经很给力了!
7.一座老庙
路上遇到一座寺庙。刚开始还以为是一座野庙,后来WSC上网查了下,这个庙好像还是一个很有名的庙。有名到什么程序呢?
全国的庙千千万,一般老百姓听过的也就那么几个。而这个庙,WSC自己以前听说过!
要么WSC不是一般的老百姓,要么这真的是一个很有名的庙。
只不过这个庙好像香火不怎么旺,没见有人去。
庙上的四个字。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庙上的那些字,那些对联是用一个与佛教有关的字库里面随机挑选出来随机组合出来的呢。
这个庙的侧门也很有意思,一条铁轨。请问砖家:这是不是“秦岭是板块挤压形成”的有力证据呢?
从这个庙所在的地方,往反方向望去,就是一个三面观音。
其实,秦岭虽然在我们可爱的地理课本上被称为“秦岭”。严格来讲,终南山只是秦岭的一部分。但是,历史上更喜欢称呼秦岭为“终南山”,而且加上某些武侠小说以及电视连续剧对终南山的追捧,因此,当地人更喜欢称呼这座山为“终南山”。这样显得这座山不再仅仅是一条分水岭,更承载了多少年来的沉重历史。
终南山向来以隐士闻名。我们路过的很多高高在上的山,其实上面或多或少都会住着一些隐士。
有意思的是,每当我去一个地方又回到学校的那几天里,我去的地方总是喜欢上头条。回到学校后,正当我好奇于终南山的隐士时,网易的头条播出了这个关于终南山的专题《终南山隐士》。请点击此处查看。
“在主流社会之外,终南山隐士的生活远离都市,与群山、清风为邻。他们或是为了得到更高的修行,或是为了体验一种常人未见的生活方式。他们试图复制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却发现时时刻刻都难以远离现代社会的侵扰。”
的确,记者们能够从一种独到的角度去观察一些事情,让我们这些匆匆过客们难以望其项背。要真正的了解一个东西,还是要深入。
8.逐渐提升的海拔
逐渐往南行走,海拔也不断在提升。在我们眼前,不断的出现了一座又一座的刷新纪录的高山。
看到了没,最远的地方,那个一座连着一座的,像手指一样的山,叫做万华山。华这个字念四声,大概的意思是这座山上的小山头一个接一个,每一个都很险峻,像是一万座华山一样。
路是开山建造的,山上的水在雨后直接倾泻到了路面上。可以想象路面的粗糙的样子。
以前骑行神农架的时候,每当遇到一个隧道,都会特别的兴奋。因为隧道往往建在快到山顶的地方,也就是说,过了凉爽的隧道之后,就是下坡啦。
可是这个隧道讲起来却有些沉重。虽然这个隧道是我们这一路骑行遇到的第一个隧道,遇到隧道的时候很是兴奋,但是,走到隧道跟前的时候,却发现这个隧道,好短啊……简直就是一个桥洞。再加上过了这个隧道之后,仍然是上坡,隧道的那边的车旁边还有一只凶残无比的狗,如果走过去的话,随时可能会对我穷追不舍,所以,唉,过这个隧道的时候尽是各种沉重的回忆。
别以为我会那么轻易的被狗咬。我很容易招狗追,可是我可没那么容易被狗咬的咧。
上山的时候一直沿着一条河。这条河(沣河)的河水流特别湍急。
河水的水流湍急到了什么程度呢?河水会出现“回流”的现象。从上面的图中就可以看出来。
当飞速流下来的水冲到了一个有斜面的石头上时,水原来的惯性会使得水漫延到了石头的上面。后浪推前浪,冲到石头上的水又无法原路返回,只好沿着旁边,以原来水流的反方向流到石头下面。所以就形成了壮观的一条河流,两种水流方向的现象。
就这样,我居然在河边盯着奇妙的河水,一看就是一刻钟。早已忘记了前面的两个同伴。
9.秦岭上的第一夜
本来第一天的计划是骑行到广货街镇,可是我们出发的时候就已经是下午了。当天下午,我们得知,广货街在山的那一边。再加上出发的时候我就感冒了,所以晚上要翻过一座海拔2000米高的山,然后到达广货街镇真的不太现实。于是我们就打算在翻山前的最后一个小乡镇停留一个晚上。
我们停留的小乡镇叫做“喂子坪”。不知道来历,但是可否猜测在若干年前,曾经有位高人在此喂过一只鸽子?
喂子坪是个很美丽的地方,我们到达这个地方的时候,恰逢雨后初霁。
这样的蓝天、白云,是我们在武汉极少见到的。
我们住的地方对面的小山,在夕阳的余辉与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愈发显示出来一种未曾有过的壮丽。
喂子坪这个地方很小,连宾馆都很少遇到。我们找了两家,结果要么价格太高,要么条件难以接受。正当我们犹豫之时,一位正在路边洗头发的农妇问我们要不要找住的地方。我们say yes。然后农妇让我们等一会儿,让他儿子来接我们。
然后,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等待,我们终于等来了他儿子,也就是宾馆老板。宾馆老板领我们到了宾馆所在的地方,就在一个叫做“连珠潭”景区内一座主峰之下。
连珠潭景区内那座山峰大约海拔2200米,高出我们所住的地方1400米海拔。也就是说,我们住的宾馆上面就是一座高1400米的山。
这座山的山顶上也有一座小庙。庙里住着几位和尚。这座庙从上面的照片中可以微微看到,就在最高的山的第二个山头右侧稍微突起的地方。
我们安顿好之后,我们跟宾馆老板坐在门口聊天聊了两个小时之久。期间还遇到了两位西安过来的老两口,跟他们老两口也聊了很久。老两口以前在西安当中医,他们懂得养生,所以每年五月份,西安即将变得很热的时候就直接预付四个月的宾馆住宿费,整个夏天就住在喂子坪里避暑,疗养。我们还趁机向两位老中医请教了不少关于养生的知识。
宾馆老板很年轻,20来岁,可是炒菜的手艺却是超级棒。
韭菜炒鸡蛋、香椿炒蛋、锅盔、炒茄子、大盘鸡都是特别的香。我们惊呼:“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这可不是吹的,吃完之后,盘子里的东西几乎没有剩下的。
山上东西贵,米饭两块钱一碗。所以我们更多的是吃的锅盔。三个人,吃了两大个。
这是一顿具有典型的北方风格的饭。我表示很满意。超哥以及科长也表示,北方的饭菜,只要做的好吃,还是可以习惯的!
第一天晚上,我们太贪吃了,三个人光吃饭就花掉了140元左右。于是,第二天早上,我们为了节约点资金,每人一碗颇具陕西特色的臊子面。
其实,臊子面在我们看来,就是土豆块豆腐+木耳面。吃起来也很香。只不过一块一块的土豆咬到嘴里的时候,虽然土豆很香酥,但是口感没有想象中的,或者说,看起来的那么美好。
10.秦岭的植物
首先要出场的是这种神奇的有点像月季的植物。第三次去九宫山的时候就听科长说,这种植物的茎可以生吃。当时尝试着吃了一根这个植物的茎,结果味道太苦难以忍受。
这次在秦岭又一次遇到了这种植物,再次尝试却感到这种植物的甘甜。去掉叶子、去掉这种植物的嫩嫩的小刺,再剥去这种植物的皮之后,便可享受了。
同样的东西,若以蓝天白云为背景,则显得更加靓丽。是不是跟前一张照片相比,这张照片更有feeling了?
来到秦岭,不得不说的是这里的核桃。小时候在家乡见过核桃树。可仅仅核桃树而已。
这次到秦岭之后,第一次见树上结的这种果子,还以为这是一种特别的梧桐树。当我们询问在路边摆摊卖杏子的农妇之后,才知道原来这种果子,是核桃年轻的时候!
随着海拔的升高,阔叶林逐渐变成了针叶林。路边上的松树也变多了起来。上图即为松子掰开之后的样子。可惜现在松子都还没有成熟,里面的松子嫩嫩的。小心的剥下其中一个嫩嫩的松子,轻轻的放在口中,抿上一口,嗯……好涩!
赶紧吐掉,可是最里面这种松香的味道一直持续到了吃饭之前。粘粘的松子分泌的液体粘在舌头上的感觉,真是令人难忘。
某未名植物,在阳光下特别艳丽。
这种植物,即便是没了树叶的陪伴,仍然优美。
这种果子叫做“萢”(pao,读一声),是一种在我国广大地方常见的植物的果子。我们在秦岭海拔1600m的地方,遇到了我这一生见过的最大的萢。
萢,其实应该叫做“树莓派”或者“覆盆子”。鲁迅在《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也曾提到过。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连鲁迅都对这种果子给出了高度评价(比桑椹要好的远)了,我们当然在遇到这种果实的时候,放开胃口大吃特吃了。我们一路骑行,一直为了赶路,还没来得及吃水果呢,在路边吃的这么多的萢,就已经把这几天的水果都补足了。
科长发现了这株让他振奋的萢之后,也兴奋的要求跟这棵萢合影了。
以前骑行的时候,遇到路边的萢,都会兴奋的不得了,恨不得把路边的萢都吃干净才走。可是经历了这次秦岭之行之后,我们发现我们变得挑剔了。小的萢,一概不吃,略微被虫子啃掉的萢,一概不吃,稍微有点老的萢,一概不吃,没成熟的萢,不吃。甚至连刚好成熟的萢,也因为不带酸味,“吃着没意思”,也一概不吃。而那种刚刚还没成熟的萢,又酸又甜,真的比桑椹好吃多了。
在我的印象里,萢是一种在中国的乡下,爬山的时候才会遇到,才会吃到的野果子。可是现在我已经知道了,萢在西方是一种价格不菲的水果,只不过生长在中国的萢,都默默无闻了而已。
上图是一株阳光下的益母草。典型的北方植物。
某未名的植物。
表示也不知道这种植物是什么,花一簇一簇的,挺漂亮。
在路边遇到了一株我见过的最大的车前草。在我印象中车前草一般是趴在地上长的,可是这株车前草,光穗就有60cm长。
一种长得有点像马唐的草。在九宫山上也曾见到过,挺漂亮的。
不知道是什么椿。没确定之前,不敢轻易的把这种东西放进嘴里,所以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紫色叶子的小草。
也不知道是啥树。
路边的月季花。
这种植物的果子,看起来有点像朱顶红,一种爸爸管他叫“大头兰”的花的果子。可是看这种植物的下面,又不像是大头兰。
路边不断的遇到这种野花。后来经过科长考察,证明这种植物其实是可以食用的“野黄花菜”。
黄花菜,有一个很文艺的别名,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忘忧草”
其实据说黄花菜生吃是有毒的。好像吃很少就会中毒,只有煮熟之后才能吃。所以,我们就对这种植物手下留情了,一路上都没有采过这种野黄花菜。
路边不断的出现一棵又一棵的李子树。可是李子没成熟的时候,不敢吃呢。
11.奇山异石
通往秦岭顶的路上,尽是奇山异石们。
上图是金鸡岭。那座山头,是不是看起来像一只金鸡?(其实我觉得一点都不像)
路左边的石头,让人不禁回忆起来当年开山建路的时候炸药爆炸的轰鸣。
河水从两个狭窄的石头之间穿过。
路两边的山,应该是非常适合攀岩的。
山那边的那块石头,甚是奇异。
路遇一座从中间劈开的高山,高山的狭缝中间瀑布的声音老远就可以听到。从看到这座山开始,真正的秦岭爬坡路才开始。
一座从这个角度看特别奇异,特别陡峭的山峰。当地人管这个山峰叫做“凤凰岭”。大概是因为从某个角度看过去有些像凤凰吧。这座山海拔2200m,从左边较为缓的坡可以爬上去。我想,终南山上的这些奇奇怪怪的山峰,上面应该都会有几位隐士终年隐居于此吧。
再观凤凰岭。
颇具大山风范的一座山。
一座颇具童话感觉的小山尖,有木有。
是不是在脑海里,“青山绿水”的青山,就应该是这种感觉呢?
恐高症患者请自行绕开。
一座大山的影子,映在另一座大山上,显示出别有的层次感。
12.秦岭顶
210国道997公里处,就是秦岭顶。在骑车往秦岭顶行进的过程中,遇到不少的同行者。他们大部分是当天上午从西安市区出发,中午即可到达秦岭顶,在秦岭顶简单的乘凉之后便会用半个小时下山、吃饭,然后下午恢复正常的生活。
所以很是羡慕在西安的孩子们啊,爬一趟秦岭,只需要一个上午的时间。而我们这群在武汉的娃儿,为了爬秦岭,光是为了坐火车来西安就花掉了140的毛爷爷以及十几个小时的时间。
210国道997公里的路标上的一行简单的文字,却能给人无尽的动力啊。加紧步伐,秦岭顶,我来啦!
秦岭顶上,回望刚刚绕过来的那些大山们。
到达秦岭顶之后,我们拽住了一个只花了4个小时就爬到秦岭顶的萌+猛妹子,让他们帮我们合影n张。那个碑上的文字是“秦顶”。而后面的八个大字则更具有地理意义。左边的四个字是“长江水系”,右边的四个字是“黄河水系”。也就是,从秦岭顶这个地方分界,南边的水最终汇入长江,北边的水最终汇入黄河。而实际上,这个分界线不仅仅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更是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爬到秦岭顶时,看到秦岭顶有人在卖特色的“蚂蚱菜饼”,实际上就是面饼上撒了不少的蚂蚱菜。蚂蚱菜这种东西在我们家乡,人们一般不会吃,一般用来喂猪。而在陕西这个地方却是宝贝。我们三个人先买了一张饼,打算尝一下如果好吃的话再买几张。结果买了一张饼,每个人尝了一下之后,达成了共识:不必再买第二张了。看来家乡人们用来喂猪的东西,味道的确不咋地。
秦岭顶上风大温度低,虽然刚到达秦岭顶时很热,但是一会儿就凉快过来了。为了暖和过来,赶紧下山!
13.秦岭上的那些动物们
骑行秦岭途中也遇到不少的可爱的小动物们。一一分享之。
这是在喂子坪看到的两只孔雀。一公一母。刚看到他们的时候公孔雀正在开屏。其实孔雀开屏的时候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漂亮。
这几只孔雀可不是野生的哦。跟这几只孔雀的主人聊天得知,孔雀可是需要上身份证的。每当孔雀生了小孔雀之后(明明是下蛋,怎么生小孔雀啊)也要去公安局登记。光登记这个东西就是一笔不少的费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领养了不少只孔雀,但是孔雀难养,孔雀一只一只的死掉了,最后只剩下了这两只。
这只公鸡是在万华山的入口处的一家农户家的公鸡。当我们在万华山的入口处休息时,我看到遥远的地方有四只鸡在闲逛。于是我试图模仿母鸡(不是公鸡打鸣)的声音,结果还真的把这四只鸡给呼唤了过来。可惜的是,这几只鸡被呼唤过来之后,我不再模仿母鸡叫了,结果这几只公鸡一下子失去了目标,愤然离去。上图即是这几只公鸡愤然离去的场景。
要知道,母鸡的声音是很难模仿的。
没想到,我模仿母鸡的声音,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咯。
上面是一只养蜂人养的小宠物狗。从来没见过这么瘦的狗吧。其实狗的脑袋也很长,像是一头驴子。
鳟鱼,又名“冷水鱼”,是一种只有在冷水里才能生存的鱼类。所以在秦岭的海拔较高的地方,到处都会看到写着“鳟鱼住宿停车吃饭”的牌子的农家乐。
因为只有在冷水里才能生存,所以鳟鱼生长的特别慢,所以鳟鱼价格奇贵无比,88块钱一斤。价格太贵,所以我们都没有忍心去斥巨资尝一尝。
鳟鱼分两种,一种叫做“黄鳟”,一种叫做“虹鳟”。上面的这只鳟鱼叫做虹鳟。黄鳟通体黄色。如下图所示。
因为天气较热,在夏天的时候养蜂人会把蜜蜂的蜂箱往高处搬移,以防止蜜蜂因为高温而大面积死亡。而秦岭的海拔较高,所以是附近的养蜂人的理想避暑环境。我们一路上碰到不下100个养蜂人的摊子。
即便夏天,秦岭上仍然有不少正在开放的花儿,所以,上图中,养蜂人在小心的将蜂箱里面的蜜蜂采集的蜂蜜收集起来。
当我们拍植物的照片的时候,我们管蜜蜂叫做“模特”,会给一副照片增加不少的味道。上面这幅照片里面,我就成功的抓拍到了一位小模特。
一只跟树叶长得很像的蝴蝶。
不知道这是什么昆虫,像是蝶,又不像是蝶。
14.秦岭的天空
不必多说,来秦岭之前就预料到了,这个地方的天肯定是蓝色的,云肯定是大片大片的白色的。
而且,来到这里之后,奇怪的发现,云似乎都是分层的。低处的云显得触手可及,而高处的云,则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
下了两天的雨,第二天的下午终于有放晴的迹象了,天空中出现了极其漂亮的云。上图中的云,只是一个小小的序幕。
天边的浮云。
画面中那白色的一粒一粒的并不是云。那是杨絮。我们在路过一座山的山谷的时候,微风夹带着大量的山下树上的杨絮网上飘,场面很是壮观!
上面图也有不少的杨絮,不知道能不能看出来。
很喜欢上面的天空的颜色,这种蓝,让人心旷神怡。
赶到广货街镇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神奇的云:超人追神龟!看,左边的那片云彩多么像超人啊!
只不过右边的神龟不怎么给力,头呢?头呢?唉~被超人吓到了,头缩回去啦!
广货街前行不远处,就看到了天空洒落大地的耶稣光。
15.广货街镇
翻越秦岭顶之后,一路向下就到了广货街镇。广货街镇是一个风光优美的镇子。从广货街镇可以看到秦岭顶。
开春的时候,广货街镇已经春意盎然了,秦岭顶那边却还覆盖着雪的时候,景色最棒了。
广货街镇是个不大的小镇子,这儿曾经很繁华,但是现在不如以前了。
我们在路边一家面皮(注:陕西的一种特色小吃)店里坐了下来,细细的跟老板娘聊起了那些与广货街有关的故事。
老板娘做的面皮确实好吃。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米粉做的,为什么叫做面皮呢?
我们问老板娘,为什么这个镇子叫做广货街镇?老板娘答曰:因为这个地方广东的货比较多,所以叫广货街镇。
我们顿时震惊了。在古代,这个镇子上居然就有很多来自广东的商人在此活动。
于是,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是不是与传说中唐代杨贵妃喜欢吃荔枝有关?
老板娘的进一步解释,似乎验证了我的猜想:以前广货街镇是南方的商人跟长安人交易的重镇。南方商人的商品要想买到京城长安,必须先把货物放在广货街镇,若长安的人们觉得可以,才把货物进一步运送到长安城里去。
可是后来,广货街镇东边以及西边的镇子都通了高速公路,有的镇子甚至还通了铁路。而广货街仍然只有一条过道,“发展跟不上”了。
在广货街镇遇到了一秋千,我们也纷纷上去体验了一下这种十几年都没有玩过的东西。
饱饭之后,我们离开了这座风光旖旎的小镇。
16.我看到了银河!
第二天的晚上,我们住在了江口镇。江口镇之所以叫江口镇是因为这儿恰好是两条江汇合的地方。我们在这个神奇的地方,渡过了16个小时的美好时光。
山里的天气特别好,所以,我在这个镇子上,看到了人生中第一次看到的,银河!
看,照片中从左边到右边,那条略微发绿色的条带,就是银河啦!如果看不清,请将您的显示器亮度调高!
这个应该是某个星团。天蝎座在这张照片中非常显眼。硕大的尾巴狠狠的勾住了地平线,让其他星座顿时感到无比渺小。
银河两边的牛郎与织女隔江相望。不知道多少年才能会合。
在武汉的时候,光污染,以及可恶的空气质量,搞得我们只有在天气好的情况下才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猎夫座。可是,在江口镇的这个晚上,所有的星星都非常亮,连猎夫座都很难以辨认了!
17.小镇之晨
小镇子,睡得早,起的也早。
从早上四五点开始,宾馆外面就逐渐变得熙熙攘攘了起来。醒来一看,原来我们住的地方所在的街道,在早上变成了一个农贸市场!
早上的主题当然是早饭啦。下面开始晒我们的早饭:
包子以及葱花饼。可香啦。
很多人都知道,北方的豆腐脑是咸的,而南方的豆腐脑是甜的。而江口镇作为南北方交界处的豆腐脑,当然是既有甜的,又有咸的啦!上面的是典型的北方的豆腐脑,而下面的是典型的南方的豆腐脑。在这个地方,两种都可以喝到哦!
18.月河梁
月河梁是从西安到宁陕所需要经过的三个大山的第二个。当然,第一个就是秦岭顶了。最后一个叫做“平河梁”。
计划的穿越秦岭耗时4天时间。倘若我们不能在第三天把剩下的月河梁以及平河梁翻越过去,那么我们的计划就很难完成了。所以,第三天时间里,我们要翻越两座高山。总计海拔提升大约3600米左右,也算是创造了我的一个新的个人记录了。
可是第三天早上,我的后胎外胎上的洞已经扩大成了黄豆粒那么大,再不弥补,随时可能会爆胎,超哥的鞋子也坏掉了,这一折腾就到了上午十点半。赶紧出发,不久之后就遇到了这条浑浊的河流。
这条河流在十年前是非常清澈的,可是自从有人在这条河的上游发现了金矿石之后,这个地方便受尽了折腾。一座采金厂进驻,挖矿砂、冲洗矿砂的过程,让原本清澈见底的小河变得浑浊不堪,当地人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国道的旁边是小河,小河的对面便是一个又一个的小村庄。而村庄通往国道需要过河。所以我们这一路见识了不少的桥。上面这种桥的桥面上铺满了木材,自行车骑上去,那叫一个爽。
开始爬坡!路边上写满了各位推车党的留言。
山区路边上的小野菊花,开的也分外妖娆!
不知不觉,便发现自己已然到了群山之上。远眺群山,云层留下的影子映射在山上,展现出一种别样的层次感。
晒一下那些年,我们一起爬过的坡。
其实在月河梁所在的山上,也是可以看到秦岭顶的。只不过,那已经离自己百余里了。
山路十八弯!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登上月河梁之巅了。赶紧跟我的宝马合影。
19.平河梁
相比翻越月河梁的过程,翻越平河梁显然更有趣一些。
经过两天的雨水冲刷之后,天空分外清澈。气温不高,心情格外美好。
月河梁继续往前走,是一路下坡。下坡虽爽,但是下的坡,最终还是要上去的。每当想到这个,心情就分外沉重。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爬坡再度开始!
路上遇到两个计划骑行西安-重庆的孩子。这已经是他们路上的第二天了,祝他们好运,顺利到达重庆!这一路全是山啊,真不容易。
路边的小河,清澈见底。
路边又遇到一颗挂着各种松子的松树,于是科长爬到树上喵了一眼,为我们摘下了无数个硕大的松子球。可是,这些松子大部分已经被虫子掏空吃掉了。看来,松子的味道真的不错,虫子们都替我们吃光啦。
晒干的松子球,往地上一摔,一般情况下就会跑出来好几只蚂蚁一样的拖着比较长的肚子的虫子。让人看到之后起鸡皮疙瘩。
路边遇到一群极其逼真的稻草人。在十米开外的我们,在刚看到这群稻草人的前3秒钟都未曾意识到这是稻草人!
到达旬阳坝镇。这是平河梁之前的最后一个小镇子了,不管饿不饿,先吃一顿再说!
为了赶时间,我们没有选择吃小炒,每人吃了一大碗蛋炒饭。别看照片中分量好像不咋地,其实分量特别多!
旬阳坝镇的一个“代销点”,这种风格的房子勾起了我们无限的回忆,好像瞬间就回到了60年代。
路边的河水。
随着海拔的提升,路边的树逐渐变成了针叶林。
路边上的一只老大老大的蝴蝶。
疑似马唐草。
平河梁上的输电线。
在秦岭上,很多山头已经被国家电网或者中国移动所攻占。略带遗憾。
平河梁这一路在地图上笔直笔直的,但是坡度陡,路比较难走,爬坡的一路都只顾着气喘吁吁的爬山了,根本没怎么顾得上周遭的美景。也是一大憾事。
我们骑行在月河梁的时候就遇到一位驱车从南向北赶来的四十岁左右的人,当时他们跟我们讲,在平河梁那儿有一片非常非常漂亮的高山草甸。而我们急急匆匆赶到平河梁的时候,却没有发现任何高山草甸的痕迹,也略带遗憾。
不论如何,平河梁2299m的海拔,俨然已经成了我此生到过的最高海拔了,还是值得Mark的。
连续下坡10km的路标,是不是看起来就很爽!?其实,我们在平河梁上询问了一位驱车上来的驴友,他们说,从这儿往下走,连续36km都是下坡!
连续36km的下坡是什么概念啊!……
爆一张科长的艺术照。@平河梁。
在平河梁,有一个护林站。我们跟护林站的工作人员聊了起来。护林站的工作人员已经在这儿工作了很久很久。平日的工作就是负责在山上巡视,阻止人们在山上狩猎、采伐。巡山的时候,熊、野猪啥的算是经常遇到的东西,有时候还会碰到可爱的大熊猫。这份工作,虽然辛苦,虽然危险,但是却是很有意义的。
护林站的工作人员说,平河梁上的这条烂路在明年就要翻修了。想去平河梁体验烂路的孩子们可要抓紧时间,赶在修路之前去啊。
20.35km/h时速向前冲!
武汉快要35度了,平河梁上却是这个温度。太冷了,赶紧走人。
下山的时候,真的看到了传说中的高山稀树草原!
下平河梁的时候已经是下午7:05。而我们离当天的目的地还有35km。要知道,晚上8点天就黑了,而我们要在天黑之前赶到目的地的话,平均速度就要达到35km/h才行。而事实上,连续36km的下坡,让我们真的做到了用1个小时的时间,往下冲了35km!
可惜临走之前在学校严师傅那儿换的坑爹的刹车皮不给力,从刚刚开始爬秦岭的时候就吱哇吱哇的响,用了没几天就快要寿终正寝了。假货!
天刚刚黑的时候,到达210国道1111公里处。很有纪念意义的一个数字,每个人都在这儿与这块吉祥碑合影。
21.宁陕
宁陕县是我们第三天晚上的目的地。35km/h的速度下,我们抵达了原定的目的地。
旅行中,我们对宾馆的价格是相当敏感的,一般超过60块钱的宾馆我们坚定的不会住。这样平摊到每个人身上的住宿费用只有20元。省下的钱我们可以用来大吃特吃。
晚上的饭是具有宁陕特色的锅巴饭。很大一碗,里面的锅巴是特色,特别好吃。
第二天,也就是我们此次秦岭执行的第四天的早上,我们享受到了从来没享受到的早餐盛宴,晒图:
葱油饼
汉中面皮
草鞋包
土豆丝卷饼
忘了叫什么名字了,只是知道在汉中早上,男女老少都会吃这个东西
直径差不多到1m的巨型锅盔,老板说曾经有个司机直接买走了好几大个
豆腐脑,辣的!
核桃饼
22.格桑花
格桑花是一种在高原才可以见到的花卉,因为在阳光灿烂的地方才会生长,而在开花之后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漂亮,所以很受人们喜欢。
相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第一次听说格桑花应该是在徐千雅的《坐上火车去拉萨》这首歌里面的“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盛开在雪山下”。我也是第一次从这首歌里知道格桑花这个东西,所以印象中这种花应该是生长在青藏高原上的。
可事实上并不是。我们这一路见到了不少的格桑花,在阳光下,分外漂亮。
这些是粉红色的
白色的
有模特出镜的
成簇的
映在阳光下的
橘色的
23.桥
正如上文所说,这一路见识了不少村民自己建造的好玩的小桥。比如这个:(请忽略上图中那个卖萌的孩子)
再比如这个,超级长的吊桥:
走到中间的时候,桥晃动的特别厉害,真的不知道当地人如何练就的这种牛逼的本领,可以维持在这么长的吊桥上顺利的骑车、走路。
再比如下面这个,是不是有些唯美的感觉:
24.当地人
当地人会在这儿挑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定居。某一家的孩子成家之后,就在旁边建造一栋新的房子,就这样,一个小小的自然村形成了。
所以,当地人住的地方,尽是这种青山绿水的好地方。有山有水,才有靠山,才有生命之源,生活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当地人的典型建筑就像这样,灰瓦,土墙。北方降水不多,但是冬天需要保温,夏天需要隔热,这种土墙性能其实还不错。
午餐时间,青山之间冒出来缕缕炊烟,显示出勃勃生机。
当地人也种植烟叶,他们就用这种背篓,将采集到的烟叶放入这个背篓中。然后背到收烟叶的地方去。
一位背着烟篓的农妇在路边行走。
从农田里归来,遇到路上的奇怪的东西,都会停下匆忙的脚步,抬起头来,凝望一下。我们骑自行车的孩子就是属于他们眼中的另类。只不过,虽然一直在骑行,但在农夫抬起头来之前,我就举起了相机,抓拍到了这瞬间。
一座民宅。冬天相比会漏风吧!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的理想,现在还没有实现。
一位在路边卖李子的农妇。她说今天李子还挺好卖,一个上午就卖完了一竹筐。如果遇到李子不好卖的时候,她就会让住在城里的儿子来拿。“城里的李子喷了好多农药的,吃了对身体不好”。儿子有时候嫌麻烦,自己就把这些李子当饭吃。“中午吃一斤李子就一直管饱到晚上。”
我看到每个李子上都隐隐约约看到了虫子爬过的痕迹,有些李子也有虫子啃食留下的痕迹,很放心,农妇说的“没喷过农药”肯定没错,果断买了两斤。生吃都没有拉肚子。
一片民房。
而到了石泉县再往南,房子就有些湖北十堰市的风格了,房子顶上喜欢用几道红线刻画出来。
25.安康的最后的晚餐
即便匆忙的赶路,我们也仍然难以在晚上8点钱赶到安康火车站。如果非要赶到安康火车站的话,我们当天需要骑行160公里左右,而这对于一直上上下下的山区道路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我们打算在石泉县吃一顿饭,然后做石泉县到安康市的火车,然后从安康到武汉。
然后就在石泉县找到了一家小饭馆,饱餐一顿。老板做的菜手艺还真的不错,看起来就有胃口。
烧腊肉。
炒芸豆(他们管这种东西叫做“四季豆”)
炒土豆丝。
当然,味道也相当不错。细细回想起来,秦岭之行这一路上遇到的老板做的菜,都相当不错。莫非是因为,陕西的男人,都精通厨艺?难怪西安那么多好吃的小吃呢。
26.石泉县
在石泉县,我们看到了让人震惊的耶稣光:
在石泉县,我们也看到了汉江,以及汉江上架起的一座水电站。
上面的图中,一群白鹭在空中翱翔,不知道能不能看得清?
到达石泉县站。石泉县站是一个小站。因为一天只有一两趟车,所以售票大厅也只在火车即将到来之前的一小时才开放。我们在石泉县站前等了好一会儿,售票大厅才开始售票。
我们在售票大厅外面遇到了一位在列车上担任售货员的小伙子。小伙子很是热爱火车,对火车相当了解,给我们做了不少的科普知识。比如,我们即将乘坐的那趟4906次列车,其实是使用的汉中到广州的那趟车的车厢。
开始售票之后,我们成功的买到了石泉县到安康市的火车票。第一次见火车票还可以打折的。真是神奇。
火车是典型的慢车,虽然火车本身的性能可以保证他能跑到160km的时速。遇站就停,再加上票价便宜,所以很多人都会来赶这趟车。这趟车的上座率一点都不低,整个车厢还是比较拥挤的。
上图是列车车窗外的美景。
27.“免换乘”
我们惊奇的发现,当我们乘坐的4906次列车到达安康站的时候,恰好有一趟成都到武昌的火车停靠在安康车站上。所以我们从4906次列车下车之后,没有急着出站,便直接搬着自行车到了停在站台对面的T248次列车上了。
补票当然都是站票。我们发现,整趟列车几乎都是空的,没在意这个站票。可是到达十堰车站之后,我们的幻想破灭了:从十堰车站瞬间涌上来上千人,一下子把整个车厢都挤满了。我们一下子变成了真的“无座”了。
当然我们自然有办法。我们把随身带的装车包掏了出来——多好的睡袋哇!
看科长睡得多么销魂。
看我也睡得多么销魂。好吧,肯定会有人说,旁边的拖鞋亮了。
第二天上午,顺利到达武昌车站。
28.小插曲
本来以为这次秦岭之行就这样平平安安的结束,但是在即将到达学校的时候,科长突然被一辆小汽车撞了下。还好当时小汽车的时速在10km以下,瞬间就刹住了。
事故的原因是一辆小车在红绿灯即将交接的时候,犹豫了下是否往前开,科长以为车会等他过去结果就直接往前冲,汽车在这个时候也加了下油门撞了下科长车的尾巴,直接把科长的车给推倒了。
整个过程挺危险的。也是骑了这么多车以来第一次有人被车撞。骑车的时候还是千万不能跟汽车抢,要不受伤的肯定是骑车的孩子。
另外,经过一夜火车上的颠簸,大家都比较疲劳也是原因。
29.总结
秦岭之行就这样结束了。
总结就是:
1.明显感觉很久不骑车之后,体力不行了。整个秦岭之行,只要遇到爬坡,自己一直在整个队伍的最后面。虽然我知道,我的自行车比较重,也帮另外一个同学带了全部行李,自行车自身重量较重是一部分原因,但是根本原因还是自己发动机不够给力。锻炼身体还是要少量多次,贵在坚持。
2.秦岭之行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的知识,这种类似的活动要多多组织。
3.整个秦岭之行,在出发时曾经有一妹纸墙裂要求同行。可是后来被我严厉拒绝了。后来多亏了没让其同行。原因:路况很差,海拔很高,坡度很陡,且路上最多连续60km没有吃饭与住宿的地方,我们这一路出的意外就已经够多了,如果在其间出了意外,很难处理。
4.最后上几张自拍的鹾图。。。。别太在意,这都只是摆拍而已。
《翻越秦岭!》全文从2013-6-24写到2013-08-03 00:44,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宣布“全文完”!
我竟然全部看完了!!!
太感谢了太感谢了!!!
刚才我也居然又重温了这一段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