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述职大会演讲稿全文
各位▓▓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我叫刘文浩。
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将给大家做我们硬件组今年的述职报告。
一、团队概述
述职报告将会围绕一下五个方面展开。首先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团队。
我们团队一共有▓▓个人,其中有▓▓个硬件研发工程师,▓▓个人负责平台支持,有▓▓位Layout工程师,另外还有▓▓个硬件实习生。
二、回顾篇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回顾篇。
在开始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在上次述职报告的时候我这边提到的我们在2020年的计划,以及2019年的时候存在的这些问题。列出来一共有这五点。这五点呢,可以概括为3个大的方面,分别是提效率、补短板、规范化及积累。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在提效率这一块我们做了些什么。
关于提效率的第一个就是平均改板次数的明显降低。我在去年的述职的时候提到过我们组在去年的时候的做事效率比前年的做事效率提高了80%。但从整个项目的角度来讲,就算你做事情的效率再高,修修补补,一个月能发四次板出去,那其实也不如一个月只发一块板,但保证一板成功,这样项目的完成质量更好。因此我们天天讲提效率提效率提效率,这里的效率其实指的是搞定一件事情的效率,而不是单纯的做事情的速度。而从项目的角度讲,最能体现出我们硬件搞定一个项目的效率的一个指标就是平均改板次数。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平均改板次数是0.73,是一个小于1的值。而我们平均改板一次以内的项目的比例,达到了83%。前装的完成质量更好。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我们的一板成功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过去如果项目经理问我,这个项目能不能3板成功,这个时候我会很虚,就像参加一次裸考的那种感觉。因为三板成功,就意味着我们第一板必须要调通,第二板必须要搞定EMC,第三板必须要把工艺相关的问题给搞定。这里面每一板都容不得什么闪失。而到了现在,在今年,如果项目经理问我,这个项目能不能一板搞定,这个时候我心里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底气的。
当然了我们在这里面也看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我们的▓▓项目,到目前为止改板次数达到了4次。其实不只是这个项目,整个后装+2C的项目平均改板次数都很高。这都是我们目前的问题所在。
关于提效率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在今年建立了大量的模板文件。在上次述职的时候我提到了我们在去年,通过以效率工具为核心的工作模型,实现了我们设计效率的大幅提高。
但在今年,我们发现,随着我们项目的逐渐规范化,我们的研发工程师有越来越多的时间花费在了写文档上。写文档这一块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不知道怎么写,第二个是每个项目都要从头开始写,第三个问题是每个文档写完之后还要去调格式。这些都是非常浪费时间的。而我们在今年通过建立了覆盖了从项目开始到结束的全流程的一共128个模板文件,完完全全的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把我们的硬件研发工程师从写文档中解救了出来。而且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研发经常关注的原理图与PCB部分之外,在物料导入环节以及项目的经验总结环节,我们也积累了非常多的模板文件。这些都是对我们非常有帮助的。有意思的是,我们还有一部分文档实现了全自动化。比如像这里面提到的生产维修指引、单板测试报告等文件,我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填写一个Excel配置文件,填进去一些参数之后,通过我们的效率工具就可以生成一个几十页的完整的文档。非常的规范、非常的统一、非常的标准。
在2021年,我们主要希望实现在测试方面的效率的提升。这部分的内容在后面也会提到。
关于提效率这一块,我这边还进行了解决组间协同问题的一些尝试。随着我们组的效率的逐渐提升,我慢慢的发现,很多时候一个项目的效率的瓶颈不在我们组内,而是在跟其他组协同的时候。而且我还发现,不光我们组跟别的组协同的时候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其他组跟其他组之间在协同的时候也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觉得我虽然可能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但我可以帮助发现问题、定位问题、并尝试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像一些中小严重度的问题,他们最难的是发现问题。而我就把发现的中小严重度的问题整理成了一个《协同矩阵图》,各个组的Leader只要有时间的时候对照这个表格去解决一下就好。而对于那些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我这边建议成立了▓▓个有专人负责的内部项目。相信随着这11个内部项目的解决,我们公司的组间协同的问题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第二个大的方面是补短板。我们组的传统的短板是EMC以及DFM等等。我们主要通过组内技术分享会以及外部培训的方式予以弥补。像组内技术分享会,我们在今年一共搞了▓▓次,已经成为了我们组的一个文化名片。在座的一些同事有时候也会来蹭我们的分享会。另外我们在组内分享的时候诞生出来了一些明星主讲人,像▓▓在今年一共分享了▓▓次,每次都让大家收获很大,被我们大家公认为今年的进步之星。另外我们还注意到,我们参加的外部培训,有一大半是与EMC、DFM相关的。这些都有力的帮我们解决了我们组的EMC、DFM等传统短板。
第三个大的方面是规范化及积累。我们组之前在2019年存在这么三个问题,其实我们仔细去透过表象看这三个问题,就会发现这三个问题存在很大的相通程度。我们通过梳理出来这个流程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三个问题。其实我们公司的大问题有很多,但归根结底其实无非有这么四个原因:一是流程不规范、二是手段不科学、三是技术不扎实、四是落实不到位。而这里面最多的就是流程不规范。我们通过把这个流程进行规范化,那么第二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我们把这个流程图里面的第一步通过效率工具让他能够得到自动化的执行,那么第三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而且我在优化这些流程的时候发现,其实不管我们的流程怎么优化,最终目标无非就是两个,一是要做出完美的产品来,二是在做出完美的产品的同时,团队能得到锻炼,而且团队的一些东西能够得到沉淀得到积累。因此我们把所有的经验教训积累到我们的三大基础库中,做项目中的收获就都得到了积累。
我们来看一下我们今年团队积累了些什么。我们在今年一共积累了▓▓个流程体系文件,比去年多了▓▓个。下面的物料库、标准电路库、经验教训库合称我们的三大基础库。物料库我们积累到了▓▓个,标准电路库我们积累到了▓▓个,经验教训库我们积累到了▓▓条。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沉淀。
我们再来看一下除了刚才提到的之外的一些其他的积累相关的统计数据。我们今年的原理图封装库PCB封装库也分别增加了▓▓多个。我们还看到我们今年积累了▓▓个组内项目,比去年的▓▓个提高了不少。另外我们今年还申请了▓▓个专利。
三、团队建设篇
下面我们来看我们的团队管理篇。
关于团队这一块,我最看重的,同时也是我最值得骄傲的就是,我们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团队。这么多年自从我加入公司以来,我们团队的主动离职率一直保持0%。这个其实是非常难、也是非常艰辛的。当然了这个过程中也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们团队的一些支持。另外我们今年还诞生出来了两位进步之星,他们分别是▓▓以及▓▓。
我们团队其实还是一个成长的团队。我们团队在今年终于建立起来了完整的员工培养体系。我们在今年年初疫情期间,一共出了▓▓份笔试试卷。我们的应聘者在来我们公司的时候就能感受到我们公司的正规。对于实习生,我们还建立了完备的实习生培养计划。对于新入职硬件工程师,我们有专门的硬件工程师入职培训,帮助我们新入职的硬件工程师迅速的进入工作状态。对于我们的助理硬件工程师,我们有基础知识学习分享计划。像我们的助理硬件工程师▓▓在今年根据下面表格中的这个培养计划就成长非常大,她取得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因此也被大家公认的评选为我们的进步之星。对于普通的硬件工程师,我们有这些方式, 让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成长、互相进步。
我们团队还是一个能把时间花在刀刃上的团队。像在右边的这个时间分配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年相比于18、19年,我们组在技术输出上所花的时间比例得到了大幅提升,而在动手实操上所花的时间大幅下降。这都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但是在这里面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发现我们组今年在开会以及邮件处理上所花的时间有了小幅提升。究其原因,我们在下面第三幅图里可以看到,我们后装的▓▓、▓▓以及2C的▓▓在开会以及邮件处理上所花的时间比其他同事多很多。这都是我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里要花时间去解决的问题。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在动手实操方面所占的比例非常高。他们在今年确实非常辛苦非常累,这也是我在接下来一年里面需要花时间去解决的问题。
我们团队其实还是一个愿意主动承担的团队。当我们发现一些公司迫在眉睫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但是其他组的同事又抽不出时间来帮助我们去解决的时候,我们组这个时候可能就会选择直接上。像我们组在今年承担了PCBA测试工装的整个软件架构的设计,并且把这个底层软件给实现了出来。在这个软件架构下,我们今后所有的新项目的PCBA工装的上位机软件都不用再开发了,新项目的上位机软件只需要配置一下配置文件,顶多再去开发几个小插件就可以了。这将会大大的节省我们公司的人力。另外我们还承担了TFC项目的产品经理、硬件研发工程师、软件研发工程师的角色,把这个TFC项目给做了出来。这个东西做好之后,大大的提高了我们公司目前的测试架的稳定性,也为我们公司接下来产品的快速起量的时候的稳定生产做出来比较大的贡献。
这里是我们团队的满意度调查。我们的满意度得分是4.28分。这里面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我们今年的最高得分,恰恰就是去年的满意度调查的最低得分。这里我们也要感谢我们的HR小姐姐们,他们的这个调查让我在去年认识到了我这边存在的问题,并且在今年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当然了我们这边也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像这些都是我在2020年要去努力的,虽然有些东西确实很难。
四、展望篇
我们来看展望篇。
展望篇里面的第一个就是要进一步的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我们要提升测试的效率。刚才我们提到过我们去年的时候,团队的设计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今年的时候,我们团队的写文档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的测试这一块一直没有得到充足的重视,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越来越暴露出来。目前我们供应链形势非常严峻,再叠加我们公司产品的快速起量,我可以预料的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会做很多很多的替代料测试。况且我们目前的测试本来就做的不充分,如果后面测试做充分了之后,我们在测试上所花的时间将会得到几倍的提升。如果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不予解决,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我们的研发工程师们将会被各种各样的测试的事情所缠住,我们团队的所有硬件研发工程师将会变成硬件测试工程师。而这是我们团队也是我们公司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测试效率的提升这个事情变成了我们的最高优先级。
在测试效率的提升这一块,我们计划设立一个统一的测试大纲以及测试用例的模板,而且我们也已经立了两个内部项目。这两个内部项目做完之后,我们做替代料测试的时候,研发工程师所花的时间有望从现在的几个小时降低到几分钟。
关于提高团队效率这一块第二个要做的是进一步提升一板成功率,大幅提升后装产品的质量。刚才我也提到,我们团队在后装这一块的平均改板次数非常多。其实话说回来,我们自己做的板子改板次数虽然多,但也还好,更大的问题是我们的外购件的问题频发,有一些还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客诉。究其原因呢,这里面一方面是我们的研发工程师对我们产品工作环境的恶劣程度没有足够的认识,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因为没有外购件相关的开发经验,所以我们在这一块也很难去管控,存在很多的知识盲区。另外我们目前对外购件的测试也很不充分。
因此我们计划建立产品安装团队与我们团队的一个反馈机制,让我们的研发工程师对我们产品的工作恶劣程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另外我们还清点出来了我们存在的知识盲区,这也是我们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要重点去花时间去弥补的。
此外我们之前一直以为我们的Layout工作效率已经到了天花板了。但其实在跟业内人士的一些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并不是。我们的Layout开发效率其实还有大幅的提升空间,我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我们Layout的开发效率能够提升25%。以前画一个板要▓▓天时间,我们效率提升之后只需要▓▓天时间就可以搞定。让我们拭目以待。
接下来要做的第二个大的方面是推动物料导入环节的项目化、推动物料技术降成本工作以及从技术上提升我们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其实我们目前对技术降成本这一块做的事情还是非常少的,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我们硬件工程师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其实我发现我们目前以客户项目为单位的降成本其实从研发的角度讲,是挺没有效率的。我们今天测试一个USB,明天测试一个以太网,后天又去测试一个CAN。这个东西能不能复用到其他项目中,统统都要打个问号。
我这边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是推动物料降本的项目化,通过给每一个模块立一个项目的方式去推动整个公司的所有项目的方案的更替。这个有什么好处呢,第一个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这种方法本身效率就高一些。第二就是这个物料技术降成本的工作就不再需要我们的研发工程师去做了,找我们的器件工程师去做就好了,而且这些事情对于研发工程师来说是杂事,而对于我们的器件工程师来说这就是实打实的项目。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我们拿单独的一个客户项目去搞技术降成本工作,我们在更换一个新的方案的时候,比如这个项目一年10k的量,我们只能拿一年10k的量去跟供应商去谈。但如果我们实现物料降本项目化之后,如果我们确认这个新物料可以在整个公司所有项目中导入,那么我们可以拿整个公司的量,比如是一年100k或者一年200k的量去跟供应商去谈,我们可以谈到一个更好的价格,所以这种做法从采购端降成本来说也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我们要做的第三个事情是经验教训库的建设。其实我们在建设经验教训库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从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希望由硬件研发工程师来自己完善这个经验教训库,但我们发现研发自己并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把这个经验教训库去做好,因为做的不好的话硬件研发并不需要承担什么后果,这个不像是我们在开发一款产品的时候,如果研发哪个地方给自己埋了个坑研发是需要自己承担这里面的后果的。所以这种做法使得我们经验教训库的质量、数量都不太理想。
然后我们由考虑由专人来建设这个经验教训库。但专人来建设这个经验教训库效果也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专人并不对这个项目的一些细节非常熟悉。专人来建设经验教训库,数量是够了,但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最后我们摸索出来通过经验教训总结大会的方式来积累经验教训库。我们会定期,目前是每个月一次,对我们选出来的项目中的一些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宣讲。因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需要把经验教训中的每一条都讲出来讲给大家听,所以经验教训库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因为如果他写的不好,那么在讲这个的时候就讲不清楚。另外我们要求每场经验教训总结大会的时间要保持在2个小时以上,所以我们的数量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两期,初步看起来效果还比较理想,达到了我们既保证经验教训的质量又保证经验教训的数量的结果。
另外目前我们看起来经验教训库跟DFMEA有70%到80%的相似度,我们不希望一个事情干两次,所以我们希望把我们的经验教训积累到经验教训库之后,DFMEA可以通过效率工具自动导出来。所以我们还要开发相应的效率工具保证我们DFMEA可以自动生成。另外经验教训的来源是非常多的,可能来自于我们工程师的调试、测试的过程,也可能来自于试产总结,评审报告,也可能来自于其他部门的一些反馈。这些都是经验教训库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希望能开发更多的效率工具,使得经验教训库能够跟这些环节建立关系。
最后,就是我希望我们团队成为我们公司的新想法的试验田与孵化器。其实我们硬件部门一直站在产品的最前沿,我们硬件团队直接关系到我们产品能否落地、产品能否量产、产品质量是否可靠以及成本是否低廉。另外我们其实所处的行业有些特殊。作为一家汽车电子产品的公司,我们首先是在汽车电子的行业里。客户就给我们的产品提出了汽车电子产品相对应的产品质量。为了达到汽车电子要求的产品质量,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确实可以直接照搬车厂现在的流程体系,来保证我们产品的质量,而且这也是业内摸索了多少年之后总结出来的一套体系,成熟、稳定、可靠。但是如果真的照搬车厂的流程体系,那我相信我们公司这么多人一年也做不了两个项目。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们公司又处在AI公司的行业里,有一点点互联网公司的基因。这就要求我们公司的产品开发周期足够快,做的东西一定要足够前沿。我们当然可以使用互联网公司的那一套体系,搞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灰度测试,但硬件不行。如果我们硬件天天改板天天搞快速迭代,那我们公司的测试部门、我们部门以及供应链部门要被累死。我们常说软件开发到30%到40%的时候就就可以说做完了,因为这个时候软件的基本功能已经得到实现,剩下的60%的功夫要处理好各种异常。但硬件开发不一样,我们经常在组里强调硬件要做120%的设计。就是说你不光要考虑到你发出去这一版要能实现所有的基本功能,保证没有bug,保证出现异常的时候系统还能有足够的鲁棒性,而且你还要预留很多设计,预留很多接口,预留好将来需求变更可能导致的跳线,预留好将来缺货可能导致的换料。所以我们又不能完全照搬互联网公司的开发方式。
这就要求我们要完全独立的开发出来一套全新的流程体系,既能保证我们公司的开发周期足够迅速足够敏捷,又能保证我们出来的产品能够有足够稳定可靠的质量。所以我们一定要创造性的提出最适合我们的流程体系。而事实上确实是这样,我们组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不断的去尝试不同的新的流程体系,在质量提升、团队建设方面也尝试了很多全新的想法。因为我们公司的硬件产品不允许我们做快速迭代、试错,但流程体系的设计允许我们试错,允许我们做迭代。这里面很多想法都失败了,但那些成功的想法得以延续,最终我们目前的流程体系是各种好的想法的叠加。
因此我们团队其实已经是我们公司很多新想法的试验田、孵化器了。不管我们在一些流程体系建设、工作模型的开发上,还是一些技术架构上,还是经验教训的积累方面、自动化工具方面,还是个人成长的培养计划、组内的技术建设方面,都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在硬件组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们也希望这些被验证了的想法能够发扬光大到更多的团队中,让公司的更多的团队快速成长起来。
鉴于此,我们希望组内继续保持和谐友好的氛围,让更多的更好的想法能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来。因此我们也希望我们组的成员能够有更高的眼光、更大的责任以及更强的功底,去能够帮助我们为整个公司做更多,为我们的产品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竭尽全力。
五、总结
我们今天的述职报告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了。下面是这次述职报告的一个简要的总结。
我们在最开始回顾了我们在提高效率方面的三个表现:平均改板次数明显降低、建立了完备的模板文件、做了组间协同问题的一些尝试。又通过组内的技术分享会与外部培训的方式弥补了我们团队的短板。同时我们在规范化与积累方面做了很多。
在团队建设方面,我们是一个稳定的团队、成长的团队、工作时间投入到刀刃上的团队以及愿意主动承担的团队。
在2021年的工作展望方面,我们提出来4个规划。第一个是希望能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要提高测试效率、提高一板成功率、提高后装的产品质量,同时还要提高Layout的开发效率。第二个是我们要推动物料导入环节项目化,希望能推动物料降成本工作,从技术上提升供应链抗风险能力。第三个是希望我们经验教训库的积累能够由量变产生质变。最后是我们希望我们团队成为我们公司的新想法的试验田与孵化器。
我这次的述职报告就到这里。看在座各位有没有什么问题。感谢大家。
(全文共7766字,演讲总时间22分钟53秒,平均每秒钟5.66个字,每分钟339字)
2019年的述职报告请参见:《2019年述职大会演讲稿全文》
这些应该属于公司敏感信息吧,发布到网上合适吗?
大佬,请问硬件开发的效率工具是如何开发的,基于什么平台?非常感觉大佬分享的思路,和我们做汽车电子开发的历程和流程非常接近,想多取取经。
大部分使用Python
大牛,崇拜,偶像啊